上次组会讲文献的时候大概说了下自己分析的2011年的马铁的交流声波的数据,主要想看是不是有语法存在。开始想看不同背景下phrase或song中syllable的排列顺序有什么规律,找出了一些syllable序列不知道怎么分析。
后来跟Kanwal交流了一下,也学习了一下马尔可夫转换模型,有了些眉目。我起了这样一个标题。
在2002年《NATURE》上有一片综述,这篇文献展在整个语言(language)的角度上写的,
文献截图(A)
里面提到这样几个概念
PPT 3页
其实不管研究鸟类还是蝙蝠,或者其他物种的发声的语法,基本都是这样一个过程,先分析单独的syllable,再分析phrase,在分析更复杂的song、bout等等。因为语言的机构进本是这样的,只是有的复杂有的简单,比如人类的语言就非常复杂。
到目前为止好像还没有哪一个物种的语言像人类的这样研究的如此透彻,这确实很难做到,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所以一般学者都会找各种切入点,很多也不直接说是syntax,含蓄地指出是研究order、morphology或着arrange等等,还没见过用grammer的。
展示文献截图(B)
导出看过的语法相关文献的笔记(C)——内容简介+方法
Does syntax contribute to the function of duets in a parrot, Amazona auropalliata 的黑体字;
Social context evokes rapid changes in bat song syntax黑体字;
Versatility and Stereotypy of Free-Tailed Bat Songs;
Are there species-universal categories in bird song phonology and syntax?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affinches (Fringilla coelebs), zebra finches (Taenopygia guttata), and swamp sparrows (Melospiza georgiana)
研究方法也有很多,(回放实验)
细看一下上面文献中关于语法的分析方法(D)
我首先将所有的交流声波找出来,如果是一个sequence就放在一起,然后对应视频找出发生时的行为背景。
展示音节类型(EE)
展示参数(FF)
分析不同背景下syllable类型和数量的区别(GGG)
对于sequence的分析我参考的是这篇文献
展示第一篇马尔可夫方法的截图(H)
这篇中提到了马尔可夫模型,可以用于分析sequence中当前音节到下一个音节的转换情况,我试着分析了一下,结果如下:
展示数据excel表——未去重部分(I)
解释表格中的转换和比较的结果
文献中分析的时候,将sequence中重复的syllable合并为一个,我也去掉重复的,再次分析了一下,结果如下:
展示去重后分析的结果(J)
再次,解释表格中的转换和比较的结果
整体没有发现一致的音节的转换情况。
从性别角度看,不同性别的蝙蝠转换率高的组合是不一样的,我又从行为背景方面入手,细分了背景,分为三类,见excel:
展示分背景的分析结果(K) 分为去重的和不去重的两部分
结果如表中所示。
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见PPT
这名学者在2013年还发表了一篇文献,是用的二阶马尔可夫模型,即分析已知当前音节的上一个音节的前提下,转换为下一个音节的情况,但是我的这些数据能这样分析的太少,暂时没有必要这样做。
后来Kanwal来了,给指出了几个大概的角度,最主要的是声波对应到个体,但是当时分析完的数据是没有找到个体标记的信息,无法对应,后来找到当时王红伟师兄留下的实验记录,发现2011年8月做的实验都是有个体标记信息的,于是又开始分析8月的数据,接下来就是这部分数据的分析及初步得到的结果。